本书系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的长篇小说,初稿写于1922年,手稿在巴黎被小偷扒走,只好重新创作。创作此书期间作者反复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对于一般事物的认识也比较敏锐透彻,常常把自己的感情和经历倾注于艺术创作中。
本书设童子与师问对之语,以说《易》旨。卷一、卷二说六十四卦卦辞及《彖传》《象传》大义。卷三则考辨《易传》七种之内容,认为《系辞传》《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五种非出自一人之手,不可视为孔子所作。此说发前人之所未发,至见疑古精神,在《易》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其解说《易》辞大义,却未能悉当。
本书是美国作家福克纳于1930年发表的及“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讲述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小说完全由本德伦一家、众邻居及相关人员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是作者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的又一杰作。
本苏描写了一个不入流的画家,终于以其平庸而受到宫廷和资产者的赏识,获得了勋章,成为一个富翁的女婿,有了稳定的财源和相当的社会地位的故事。此人尽管在艺术上毫无建树,却被中产阶级视为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相反,一些刻意创新的天才画家却往往不为人所理解,得不到应有的评价。
本书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写孝子华光(马灵官)拯救母亲结织陀的故事,与《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曾合刊为《四游记》。
一个生而不凡的少年,一只本应握着菜刀的手,最终在人情冷暖下,悍然进入江湖,搅动风云。手中的剑,江湖之密,剑圣可得不朽。
本书是“全不知”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了全不知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太阳城的一系列奇遇。喜欢幻想的全不知迷上了魔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神奇的魔法师送给了他一根魔棍,但他不能用魔法去做坏事。全不知用魔法变出的汽车带着他和另外两个小矮子来到了太阳城;这里的科技发达,带着魔棍的全不知的到来,打乱了这里的日常秩序……
本书描述的是下层贫苦人奇诺夫妇的孩子在某个夜晚被蝎子螫伤了,需要立即请大夫来医治。奇诺夫妇来到大夫的家,大夫嫌他们是穷人,没有帮小狗子医治伤。他们非常的伤心,就来到海边他那艘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小船旁边,幸运地找到了“稀世宝珠”……故事最后以小狗子被杀死,珍珠被扔回海里结束。
本书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的,它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本书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本书为清代金万重所作九卷三十五回文言小说,叙述了杨少游建功立业的一生,以及同郑琼贝、秦彩凤、桂蟾月等八位佳人的爱情婚姻故事。
本书是作者因出版《心灵的自然史》一书被迫流亡荷兰时写成,1747年匿名发表,是18世纪法国第一部以公开的无神论形式出现的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著作。本书假定一切生物都具有所谓“运动的始基”,它是生物的运动,感觉以至思维和良知产生的根据。书中明确指出,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生命的生物、有感觉的动物和有理性的人。
著名医学教授陶威尔突然发病死去,但洛兰当上凯恩教授的助手后发现他的头颅仍然活着。原来凯恩本是陶威尔的助手,跟着陶威尔研究如何使离体的人体器官复活。当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时,凯恩害死了陶威尔但复活了他的头颅,凯恩想把所有的成果记在自己一人名下。洛兰得知真相后,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开始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伟大的思想家、作家、批评家,本书是其于1853年写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在1888年第三版序言中他指出,该书的实质是“证明艺术作品决不能和活生生的现实相提并论”。针对当时流行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点,作者提出“美就是生活”的唯物主义论断,要求文学再现生活,说明和批判生活,以发挥积极的社会功效。
亦梵醒来的那一刻,她才想起原来她的名字叫做陆然。而她曾经有过丈夫,甚至一个孩子。当平静的生活被记忆打破,迎接她的会是什么?失去的孩子,丢掉的记忆,以及那场事故,其实远非表面上那么简单。而幕后黑手是不是又要策划一场新的意外?
尤金是一位热爱艺术、不安于现状的青年,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在艺术界一举成名,并和心爱的安琪拉结婚,后又在商界成为商业巨子。尤今的思想随之发生变化,爱上了富家小姐苏珊,抛弃了贤惠的妻子和理想的工作,因此在上流社会声名狼藉,只好苟且偷生。安琪拉为尤金生下女儿后病故,尤金直到这时才悔悟。
凃雄飞 姜聪 吴鑫怡 酸奶 曹配 陈大刚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11-04 11:06:30 http://vkdisloew.com/post/7275596.html